报告显示国内通用类大模型正在持续拓展应用领域 打造跨行业通用化人工智能能力平台
依托数字人技术、语音生成技术、剧情脚本创作技术,10分钟可以完成数字人直播间的制作;可以支持用户自由输入,只需一句话AI可以让文字秒变精美画作……
当前,人工智能的发展,让通用智能赋智于各行各业、千家万户成为可能。在近日举行的2023年中关村论坛、2023万象大会、2023小蛮腰科技大会等多个论坛、会议上,大模型成为讨论热词。作为近年来最为热门的AI细分领域,大模型具备多个场景通用和规模化复制等诸多优势,被视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。
“大语言模型将进一步对自然科学技术、经济形态和运行、社会结构等领域产生影响。”中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乔卫兵近日表示,此前,机器虽然能从物理环境中高效地捕获并重组信息,但难以做到自主分析信息,大语言模型正是在这一点上实现了突破,解决了复杂的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和语言识别等任务,“未来,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将涌现出更多与其技术特征密切相关的新功能,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,从而实现更广泛的应用”。
《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》显示,国内通用类大模型正在持续拓展应用领域,打造跨行业通用化人工智能能力平台。同时,垂直领域专业类大模型也在不断深化落地,一批针对生物制药、遥感、气象等垂直领域的大模型,发挥其领域纵深优势,提供针对特定业务场景的高质量专业化解决方案。
去年底以来,以文心一言、MOSS为代表的国内通用类大语言模型,引领信息科技领域的新一轮变革。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何俊杰近日提出要以AI原生思维重构移动生态,“刷新”搜索、文库、电商等产品与服务的用户体验,他表示之前大语言模型是在让AI变“大”,移动生态的这次重构,就是要致力于让AI变“小”,变得更具体,变得人人可用。
“我们要让AI走下技术的‘神坛’,深入应用的‘土壤’”。何俊杰表示,这是所有信息科技最终走向普惠的必经之路。AI原生思维对百度移动生态的重构,让AI有机会成为人人可用,又人人不同的通用生产力,从“AI所见略同”到“AI所见不同”,给每个人带来个性化的体验。如在搜索体验方面,“AI伙伴”可以实现智能对话、多轮交互,降低了用户的输入表达门槛和成本。
针对大模型的未来发展,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赵志耘表示,首先要加强资源和研发力量统筹,促进大模型有序发展;其次要加快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,提升学术和开源影响力;再次要强化大模型发展中的场景牵引作用,打造大模型标杆项目;最后要强化国际合作,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。